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时间:2025-07-28 09:18:25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1

20xx年初,根据社会进步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计划,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认真实施和努力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宣传教育,狠抓措施落实。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责全面统筹,两位副校长分别负责环境教育的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工作,各处室分别承担相应的任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与分工,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学校文明创建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开学初,学校召开了创建“绿色学校”动员大会,对全体师生进行动员。提出了创建的目标、要求和措施。教务处把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认真备课,认真执教。政教处对整个校园进行了宣传布置。总务处根据学校的环境进行整治和美化,使校园绿郁葱葱,春意盎然。

学校肯在创建工作之中加大经费的投入,光校园绿化这一块就投入近60万元。每学期学校把环境教育、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作为对学生、班级的考评内容之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学校环境教育的教学网,教育网和管理网不断健全,三网互通,齐抓共管。已见成效。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认真开展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的宗旨是增强师生环境意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师生参与机制,推进学校、城市生态环保建设。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我校充分发挥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在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中全面进行环境教育,教务处每学期对教学情况进行抽查,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教师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电视录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环境教育融入在寓教于乐之中。

三、创设一切条件,拓展环境教育平台,增强师生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环境教育重在师生参与。为了师生了解和掌握环境科普知识,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师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双休日、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和实践考察活动。

1、在每学期一次的法制教育中,都要安排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内容。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

2、组织学生开展捡脏护绿活动

学校各班有专人负责校内的捡脏护绿活动,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工作。今年暑期在“万名学生下社区”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的捡拾白色垃圾的指标,并收集废电池1000多个。

3、校内利用春季植树节在高三年级开展“我为母校添绿色”植种留念树活动。

4、加强宣传。为了强化师生对环保工作的认识,推进深化创建绿色学校的进程,学校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把环保知识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等,

5、积极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科普宣传征文、主题班会等各项活动,每学期都要确定一个主题,指定一个班级开展环保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观摩课,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对环保的热情.是学校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又一特色。

6、“走进绿色怀抱”参观、采访慈溪万亩畈,以“环保在我心中”为话题,写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文章。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2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教科局关于《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积极创建“绿色学校”

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环境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注意引导师生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和《学校环境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处、室、组。教导处、年级组负责课内环境教育,以理、化、生、地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环境教育;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绿化”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总协调,以落实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并将环保材料搜集存档。学校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由于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加强环保培训,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校内环境教育学习研究活动。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舍得花钱,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

二、课堂教学积极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规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为激励教师在课内自觉进行环保教育,学校每学期都举办一次“环保优质课比赛”和“优秀环保教案比赛”,每学年举办一次优秀环保论文评比活动,有43位教师获得不同名次的奖励,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环保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除此以外,我们还利用主题班会、选修课和活动课程进行环保教育。《活动课实施方案》中我们明确规定:“在身心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各个班级的环保小组开展“自捡废纸,收旧利废”的活动,既为环保活动的.开展筹集了费用,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3

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我市建成环保模范城市贡献力量,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寄语未来”绿色环保主题教育活动。接到文件通知后,我校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召开了年级组长会,认真安排落实,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寄语未来”绿色环保主题教育活动。

一、活动对象及范围:

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活动时间、形式及要求

1、活动时间:20xx年4月——5月

2、活动形式:

利用双休日,由学 ……此处隐藏14954个字……验室、电脑室、音乐室、科技室、舞蹈室、器乐室、图书阅览室、播放室等功能室装备先进;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塑胶跑道、足球场等体育活动区设施完善,能满足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

校内设有“马回岭镇乡村少年宫”,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于20xx年3月1日正式开放。目前已开设文体、科技技能培训、经典诵读、社会实践等四大类共17个活动小组。

二、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一直把环境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并把它与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学校成立以校长胡飞为组长的学校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定期研究落实制度,部署环境教育工作,切实抓好校园绿化工作的落实。积极按照学校工作要求,展开工作,按照学校绿化的总体要求,全面完成校园的绿化工作。学校设有分管领导,定期组织环境教育培训;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分管领导主持组织开展环境教育的学习研究。每学期计划、总结齐全。为搞好环境教育,学校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学校绿化、环保工作有布置、有检查,并按时组织环保教案评比、教学观摩活动等。

三、教育过程方面:

我校环境教育工作重过程、重实效,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全体教师要增强环保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的一项内容。结合校本课程,积极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组织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图书室、阅览室订有环保内容的书刊,有固定的宣传标语、宣传栏、广播站,大力宣传环保教育。校内设有专门的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具体由分校领导负责,每学期有计划、有措施,有活动记录。

四、环保行为方面:

环保意识是在环保行为中不断培养起来的。为使环保行为应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受到深刻的环保教育,每年学校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臭氧日等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宣传活动。如,学生用废旧纸张制成“再生纸”,在上面进行数学题的演算,走上街头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及环境调查活动;植树节时,通过校园之声广播,呼吁全校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为使学生懂得珍惜资源,我们开展了节约、回收资源活动,环保科技小组对县城河水和城区空气进行检测活动。并在学生中开展“爱护环境绿色校园”的活动,向家长宣传不用塑料袋购物、有乱扔废旧电池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环保教育,提高了环保意识。

五、环境建设方面: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20xx年6月对办公楼前时行硬化、绿化,使校更干净、整洁,突出了景观效果。学校拟在校园内开辟一处劳动实践基地,重视劳动基础建设。师生共同参与,让班级充分利用各自的绿化区域结合班级文化实施绿化活动,并因时耕种部分植物,体现劳动基地的自身内涵,使其具有育人功能,又具景观效果。学校卫生制度健全,校园整洁,自身污染能得到控制。

六、教育效果与成果:

学校长期抓实环境教育工作,从校领导到各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环境意识逐步增强,环保知识丰富。学生们在活动中加强了环境意识,增长了环保知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文明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楼道内不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自觉节约水资源,积极回收可再利用废品。

环境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师生的文明素质。先后有数十名教师积极撰写环保论文,各个班级积极开展环保教育主题班会,全校学生参加了“绿色学校”征文活动,教育成果显著。

我校重视环保教育,多形式的开展活动,使我校环保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目的。

环境与教育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重要课题。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环保事业的发展,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在学校环保、绿化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使学校环保工作向更高标准迈进。敬请领导来我校指导、验收。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13

为进一步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全体师生生态文明素养,辐射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生活创建,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及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教育局在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规划23所学校开展了20xx—20xx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

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局其他所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基教股、计财股、发展规划和建设股、教育督导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督学责任区负责人和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强化了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为全面落实创建工作,制定科学的创建工作方案,局分管领导召开了统筹协调会议,商讨了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为创建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调查,科学制定创建工作方案

为全面准确做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规划,20xx年5月,县教育局对全县所有学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基础情况进行了摸底和分类,拟定了创建工作方案,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按要求制定了“绿色学校”创建规划及(20xx—20xx年)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了20xx—20xx年创建工作总体目标(66%)和创建学校(23所)。按照属地原则,我县现有学校35所,其中市属高校1所,县属学校34所,20xx年规划创建绿色学校9所,占比26%,其中高校1所,县属绿色学校8所;20xx年规划创建县属绿色学校14所,占比为40%。

三、围绕创建内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类学校在教育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绿色规划管理、建设绿色环保校园、营造绿色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创建要求,切实加强资金投入,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县20xx年绿色学校创建校对照《省绿色学校创建评价指标(中小学校)》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自查自评结果是8所创建学校能够全部达标,到年底前可以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巩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积极改善绿色环保设施,努力营造和提升绿色校园文化,同时要及时收集完善和整理好创建工作资料,积极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验收。

四、创建工作成效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绿化、美化了校园,创造了优雅舒适的育人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绿色生态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增长了学生的生态环保知识,提高了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德育和美育自然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系列创建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绿、护绿、育绿意识和高尚情操,带动了小区、家庭和社会的绿色环保工作,扩大了社会影响,促进了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乡村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