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

时间:2025-09-05 12:20:17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1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付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看完,我和所有的读者一样被这短小精悍的小说吸引,也对其中忠诚顽强的精神折服。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信念:对工作的绝对忠诚和负责。这本书不仅给了无数商界政界的工作者许多启发,也给我们在校的大学生上了意义重大的一课。

其实不仅仅是工作的人对上级对社会有很多抱怨,在学校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我们在优美的环境里学习,大学是许多人羡慕的天堂,没有机会念大学的人总觉得遗憾,还在高中的题海里战斗的人总觉得向往,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人总觉得留恋。当我们初到大学的时候也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却不再珍惜,整天挂在嘴边的都是抱怨。

大学是要教给我们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为之努力,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而这些就需要培养我们的人格,忠诚、负责、感恩、价值观,这些是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的。大学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的地方,要养成独立的人格。常说知足长乐,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要怀有感恩之心,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他们爱你爱得自然而然,而承恩者不能因此接受得心安理得。所以对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到庆幸吧,少一点怨恨,多一份感激。在大学里,我们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机会也是挑战,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全心全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应当专心致志,把它当做自己的责任,并且热爱它。做一件事,不要总是想着眼前是否有益可图,人其实可以活得纯粹一点,不图回报地投入其中,才会感受到全力以赴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这也需要足够的毅力和自控力,想要做的事总找得到时间和机会,不想做的事总找得到借口和理由。面对每一项任务,你都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来回绝,但是机会却不会再有了。在课余的时间,可以看电影 ,可以聊天,可以逛街,可以学习,你选择哪样呢?是不是当别人都在玩的时候你还没可以做到坚持自己的立场选择做正确的事情呢?

给我们的是对自己现状的反思,是对未来进入社会的准备,也是对自己将来人生的思考。用对自己、对所有人和事的忠诚,来挑起工作和生活的责任,怀着感恩的心来看待一切,敢于吃苦耐劳,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2

近日,借着“唱读讲传”活动的东风,我区广大机关干部中掀起一股读书热,区委也推荐阅读了《求和》、《没有任何借口》等一批好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推荐书目中的一本短小精致的小册子——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著的《致加西亚的信》。此书位居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书中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却又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做人哲理和极其实用的处事原则。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一针见血指出了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的种种流弊,用平凡的故事深入浅出地道出忠诚、敬业的难能可贵,昭示了一个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十分朴素的道理:忠诚和敬业是赢得成功的制胜法宝,请试着做一个可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其实,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私营企业,不管是身居要职、还是黎民百姓,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用人者,努力寻找的不过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因为这种“忠诚、敬业、服从、信用”的人值得信任,是真正可以依靠并托付重任的。

细细研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让人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常常可以听到大家抱怨:做人很难,做事很累。其实,对比一下罗文中尉,我们是否做得真的不够好,工作是否真的不够尽力,是否多了些懒散、消极、怀疑、抱怨……在这个一味狂热追求变化、创新和时髦的社会,最可贵的本质其实仅仅是忠诚、敬业、服从和信用。做人不难,只要坚持做到以诚待人、于心无欺,假以时日,就一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赢得领导、同事、群众等等多数人的尊重和广泛友好的人际关系;做事不累,只要具有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秉承行胜于言的工作信条,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应尽职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持之以恒,困难就会自动让路,坎坷就会变成坦途,积累下来的就会是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技能和留给单位的不俗业绩,鲜花和掌声就会不期而至……

“坦坦荡荡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脚踏实地、恪守职责、务实创新、忠诚守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外部形象,满腔热忱地接受托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这些,就是我应该做的全部。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3

虽然我们现在不会遇到战争, “任务”也没有主人公那么艰辛与危险,但是工作、生活仍然会面临许多许多的问题与选择,当面临困难或者危险或者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闭上眼睛,这是人类的本能反映。但我们自己都清楚,这样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解决,完成最终的任务。

敬业、勤奋、执行这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天经地义,《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就很直白的表达了这一切!主人公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辛,徒步穿过危机四伏的国家,这是他的任务,务必完成的任务。同样的道理,我们工作就是由一个一个任务组成,我们只能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执行大于一切! 公司需要的是对公司忠诚、敬业、勤奋、感恩、积极主动的员工。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在每一项细小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不仅要对自己分内的工作尽职尽责,而且要更上一层楼,做到更主动,更卓越,要专注、要主动学习。主动这个词我们经常见,但是要做到主动工作确实很难。这时工作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找准自己位置,用开阔、高尚的思想态度面对赖以生存的工作。

一个公司健康稳定的运转靠的是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不抱怨自己的工作多辛苦、多难做。其实每个部门都一样,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而努力,抱怨没用任何用处,工作还是照样要完成。也许有人说多做多错,但是反过来想,我们学到的不就更多了吗。错了知道教训了,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这是学习的过程。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许是枯燥的、单调的、繁忙的、烦躁的,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领导、同事、业务员、客户、家人、亲人、朋友,因此我们更要积极面对每天遇到的一切,不管好与不好。活着就是要积极,乐观真的很重要。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那工作就是苍白的,没有任何意义的。换句话就像是主人公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艰辛的,苦难重重,但还是要完成,这是任务。我们也必须要努力、积极的生活,不要轻视自己。

积极的生活,努力的工作,完成工作与生活的各项 ……此处隐藏7334个字……升自身修养的,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的目标!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11

写在前面:

就个人而言,缺少行动力或者说是动手能力是当下很多同龄人的主要问题,脑子里思绪万千,但是没有把任何一个想法付诸于行动,简而言之就是“眼高手低”。

本以为自己毕业已经一年了,多多少少会有所改变,但是今天才忽然发觉,其实并没有,很多事情都是拖了又拖,自己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去做的,从来都不曾自发的去完成。

还是那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点都不务实,在本应该拼命吃苦,努力学习和奋斗的时候,选择了捷径。对我来说,选择看书就是我逃离的途径,美其名曰看书,但是如果知识不能转化并为自己所用,那跟一台打印机有什么区别。

务实不是现实,而是脚踏实地的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一样,把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抓住,最后你会忽然发现,你所拥有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运用好身边的一切资源,凡是能够让你有所成长的,都是值得学习,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也许你收获不到报酬,但是对你自身而言,对你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就是最好的回报。

摘抄:

我相信男人对女人的爱和女人对男人的爱是神圣的。在这种爱的推动下的灵魂与人类思想最深处对上帝的爱同样神圣崇高。

我相信没有魔鬼只有恐惧。

我相信除了自己没人能伤害你。

我相信我所具有的神性和你一样。

决定成功的是人品而非能力。(讲究德才兼备)

年轻人需要的不只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只是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要塑就一种敬业的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的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务。

贫穷不是优点,衣衫褴褛更不值得骄傲;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急功近利、奸诈狡猾,竭尽所能压榨员工,就像不是所有的穷人都有美德一样。

成功的背后是连续不断的、一次接这一次的艰苦航程。

一个军人的天职是:不要问为什么,而是服从命令,然后去完成它。

世界上绝少有这样的好事:报酬丰富,却不承担任何责任。就大部分职位来说,报酬与你所承担的责任成正比。——阿尔伯特·哈伯德

对一个成功者来说,主动要求负担更多的责任或是自动承担责任是必备的要素。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12

最近公司给我们下发了《致加西亚的信》的小册子,读了之后感触良多。虽然这个册子仅有短短的几十页,故事情节也简单明了,用上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能看完,但是这封信中体现的对待使命的忠诚、勇于担当的责任及一往无前的勇敢,却是人生当中需要用一辈子去学习和秉承的。

敬业爱岗是每一个员工都应当有的基本素质。现在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拿多少工资干多少工作,对待工作机械的应付,只是简简单单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而不是主动地去工作。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只要勤勤恳恳的工作,我们不仅从工作中得到了薪水,而且在工作中会积累珍贵的经验,不断建立良好的品格。这些看不见的财富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的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实则人生最大的损失。我们每个员工的态度和努力都关系着整个企业机体的良性运转,必须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心、敬业爱岗,才能形成发展合力。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着企业的荣誉,甚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一个人的微小工作失误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

我们所处的岗位,决定了我们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对工作的担当,是能否将工作做实、做细的前提,也是自我提升必须要有的付出。现在很多员工能将基本的工作做到位,但是当遇到像罗文那样只知目标,但是不知前方困难重重的进程时,确是无法勇敢的站出来挑头前行,这样的员工,只能是站在自己禁锢的圈子里,永远也得不到能力的提升,肯定也无法谈及报酬的提高。不论是什么工作,我们都应有一往无前的信念去把它做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磨难和挫折,正是我们克服困难、磨练精神、提升自我的过程。

拖拉和逃避是一种恶习,必须坚决纠正。我们要明确工作目标、主动承担责任、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不必过多地计较期望和报酬。只有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满怀感恩之情,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公司、对待工作,才能在不断的历练中成就人生华章。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13

早就听说《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了,而它带给我的则是众多的疑问:100多年前的一本小册子何以流传至今?何以为各界人士关所注。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阅读了此书。本书介绍的是美西战争时期一个送信者的传奇故事,借用送信者的英雄事迹阐述了企业与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上百年的广泛流传和超过8亿册的全球销量佐证了这一经久不衰的成功模式。

读完这本小册子后,心中的疑虑可以说是慢慢地消失了。文中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罗文一个送信者,之所以敬佩他,就是因为他具有忠诚、自信、责任心和主动性等优秀品格,他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造就了自己的英雄事迹,成为无数的政府、军队、企业及其他各种社会机构梦寐以求的标志化人才。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漫长过程。”

中国从古至今,就讲究“为臣者忠”的思想,而在当今社会中,这种思想似乎正被我们这些现代人所遗忘。不断的要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断的去尝试薪水或报酬较高的行业,频繁的跳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说人往高处走,但也不可如此。在我看来,要想领导重用,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外,也要有对工作的忠诚,通过忠诚、敬业的工作,从而得到领导者对你的信任,被单位重用。就像书中主人公罗文一样,怀着对自己国家和军队的无比忠诚去做送信之事,历尽艰辛而不改初“忠”,才最终完成任务。所以忠诚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以忠而专,以专而精,精才能有所做为。

责任心对工作的重要,是众所周知的。本书主人公——罗文,在送信的过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危险,可他最终坚持了下来,不仅如此,他送去的信也并没有丝毫的损伤。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送信之前,做了一个动作,“罗文,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从这些细小的动作中可以看得出,他做这件看似简单事情时的责任心,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漂亮的完成这次任务。而在我们的现代社会,有责任心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面对类似问题,应以罗文为榜样,把工作任务同于生命一样重要,并细致、认真地完成它。

通过看罗文,不禁让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是啊,责任心对于我们项目工作者来说,更有它重要的意义,只有有责任心的项目工作者,才能尽心尽力地去对待完成每一个项目,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孜孜不倦地去工作,同时,作为项目工作者的我们,只有拥有了忠诚、自信、责任心和主动性等优秀品格,才称得上是一位好员工,才是一个让领导放心,社会满意的项目工作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像罗文那样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无愧于人类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