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工作计划模板汇总九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工作计划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施工作计划 篇1一、工作目标
为完成市20xx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规划目标要求,20xx年度完成农村改厕任务1000座,确保到20xx年完成农村改厕规划目标。
二、项目范围
根据年度农村改厕任务,本着整体推进、全面覆盖、区域完成的原则,将农村改厕任务指标分配到各乡镇项目村,落实到户,积极鼓励各村、户厕所建设。
三、改厕类型
户厕建设地下厕具选择双瓮漏斗式及完整下水道水冲式2种类型。要求采用符合具有北方防冻型厕具,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购进厕具。
四、资金筹措
按照省爱卫委、省财政厅、省卫计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农村改厕工作的通知》要求,20xx年省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拨付改厕资金。市财政按照工作实际需要拔付改厕建设资金。县财政以补贴的方式拨付改厕资金。资金的筹措以县政府投入为主,另外采取改厕农户“谁参与、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动员社会各界、社会团体开展农村改厕募捐等多种形式。
五、项目执行期
20xx年5月上旬至11月下旬。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县爱卫办负责全县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指导、咨询、培训工作,开展项目考核验收,各相关乡镇负责本辖区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协调本地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农村改厕,组织开展农村改厕实施工作。
(二)项目培训
县爱卫办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和现场等不同形式进行。培训对象包括项目施工单位、各乡镇助理等相关人员。培训内容符合实际,符合拟采用的户厕类型,便于施工操作,体现适用适行,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三)施工建设
国家农村改厕项目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各乡镇政府要按照《20xx年省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要求,严格实施工程技术管理,保证改厕工程质量。
(四)督导检查
县爱卫办要落实改厕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农村改厕现场督导检查工作。有计划地督促改厕工作落实,现场进行改厕工作技术指导,做好检查记录,落实工作责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五)项目验收
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验收工作制度。县爱卫办负责组织各乡镇验收考核,确保验收率100%。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资金使用、现场施工、改厕质量、指标完成、检查督导记录、档案管理等。验收完成后要形成考核验收报告,报告中至少应有项目计划(方案)、项目工作总结、督导检查记录,完成年度改厕统计报表及改厕花名册。
七、相关要求
(一)档案管理
各乡镇改厕工作要建立档案制度,实施档案管理。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与管理、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改厕计划、年度计划、改厕实施方案、检查督导记录、工作总结、竣工报告或验收报告等。
(二)信息报送
严格执行农村改厕月报制度。各乡镇从9月份开始,每月月底前上报改厕进度;所提交的报表要求内容完整,逻辑正确,数据准确,对新(改)建的户厕要建立户厕电子户籍制度,对已建成的户厕要核对整理,其信息要纳入户厕电子户籍,建立完善户厕电子户籍,动态掌握农村户厕分布情况。并完成改厕项目村统计表填写(同时准备Excel电子文档),待省、市爱卫办组织验收时提供备查。
(三)宣传教育
县爱卫办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板、宣传单等宣传形式,加强农村改厕的卫生知识和惠民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我防病和主动接受改厕的意识,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正确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
实施工作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两个提高、两个延伸”为重点,在改变林场环境面貌上取得突破,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树立“山美、水美、林场美、人更美”的新形象。
二、目标
在林场主公路两侧、房前屋后种花植绿,提高绿化、美化档次,变人为景观为自然景观,美在庭院,家家户户院落干净整洁,屋内窗明几净,盆栽花卉争奇斗艳。处处充满春意,让春的气息永驻人间。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林场管理,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五化”标准,达到绿在林场、美在庭院标准。
1、道路沙化、路面平整、清洁通畅,两侧环境整洁美观。
2、街道绿化:合理绿化布局,绿化树种丰富,以榆树墙、鱼鳞松为主,派专人负责,基本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3、广场绿化:广场平整,四周装上宣传牌,种植绿树和鲜花。
4、庭院香化:各户庭院种植果树、鲜花,春季花香、秋季果香。
5、全场净化:清除垃圾、排除污水,一年四季空气清新,无死角死面。
(二)加强庭院管理,开展美在家庭评比活动。主要开展比庭院、比厕所、比厨房、比被褥、比室内和比个人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六比”活动。
1、庭院:房屋规整、门窗完好、无私接乱建,板杖子整齐划一,物品摆放整齐,烧材不超储,院内和房前屋后无垃圾,无私堆杂物。
2、厕所:搭建位置合理,造型美观,定期清扫、消毒、无蝇蛆。
3、厨房:厨间通风良好,灶台、厨具干净整洁、碗筷定期消毒、墙面无油污和灰尘、无四害孽生。
4、被褥:经常清洗,晾晒除菌,干净整洁,摆放整齐。
5、室内:室内通风和采光良好,定期粉刷,及时清扫除尘,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物品摆放整齐,盆栽花卉不少于四盆,花香四溢,绿色盎然。
6、个人经常洗澡、理发,衣着整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便溺,不乱扔垃圾。
四、方法步骤
(一)精心谋划阶段立足本场实际,精心谋划好全年的绿化美化工作,绿化以街道两侧、广场四周种植榆树墙和鱼鳞松为主要树种,巷道主要以波斯菊为主要品种;美在家庭以开展“六评比”为主要内容,庭院种植果树,结合庭院经济搭配美观,屋内窗明几净,盆栽花卉,绿色植物争奇斗艳。
(二)实施阶段
集中清理阶段。清除冬储垃圾、乱堆乱放、拌子城,同时扶正夹齐板杖子。
绿化、美化阶段。在主要街道两侧种植榆树苗和花卉专题推进阶段。主要整理庭院,修厕所,建设亮点。
巩固提高阶段。修建广场,四周绿化,安装宣传牌。
是冬季治理阶段。主要是合理治理垃圾点并用雪围成美观形状。屋内窗明几净,盆栽花卉、绿化植物各显奇观 ……此处隐藏8039个字……报,及时整改,消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2、积极抢险: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迅速赶到学校,隐的时间上的主动在抢险中,首先抢险小组应及时迅速有效的疏散有危险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同时,在保证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禁令减少财产损失。
实施工作计划 篇9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的职称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现就我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履行本岗位能力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
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专业技术职务有数量限制,由行政领导在规定的结构比例内择优聘任,在聘期内领取相应职务工资和享受相应职务待遇。
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骋分开”是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专业技术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聘任的岗位(职位)确定。
实行按岗聘任,在什么岗位享受相应的待遇。
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实施“评聘分开”的范围。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26<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26>的通知》(中发[1986]3号)和国家人事部对事*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实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范围包括:
l、全额拨款类事业单位;
2、差额拨款类事业单位;
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上述单位中不包括单位法人、行政领导人员中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四、实施方法。
(一)试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事业单位
首先要在工资总额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内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岗位设置要以编委批复的编制数为基础,以省职改办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数为标准。坚持效率优先,精简高效,公平竞争和可行性原则。岗位设置的具体要求、程序和审批按省职改办《关于核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暂行办法》(职改办[1995]319号),《关于做好地(州、市),县(市、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和结构比例核定工作的通知》(职改办[1999]316号),《关于适当调整地、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的通知》(职改办[]16号)和省职改办《关于印发%26<省评聘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试行办法%26>的通知》(职改办[]35号)执行。
(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
岗位设置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按照县职改办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数推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公布岗位。各单位要将竞争上岗的职位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明确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条件。
2、报名。岗位公布后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岗位所要求的条件进行对比,选择所要竞争的专业技术岗位。
3、笔试。笔试分专业科目和公共科目。
4、考核。各单位要对竞争上岗人员进行任期考核,考核指标要量化,便于操作,简单易行。同时要对竞争上岗人员进行民主测评和领导评议。
5、确定竞争上岗人员。通过笔试和综合考核确定竞争上岗人员。
6、聘任。各单位要在县职改办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额内择优聘任。聘任时各单位要携带《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册》,填写有关表格到主管部门核定岗位数后,送县职改办审核。由县职改办下达聘任结果通知单》,凭《聘任结果通知单》到人事部门兑现工资。 聘任期满后,要重新进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
(三)聘后管理。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的聘后考核制度,制定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聘后考核办法。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可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考核要在客观、民主、公正的原则下定性、定量地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考核结果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5个档次。考核内容、标准、办法、程序和结果在单位内部公开。考核结果要与职务的聘任以及资格的晋升结合起来,合格或优秀的可续聘,其中优秀的可优先推荐晋升高一级职称,基本合格的.给予3—6个月的告诫期,告诫期内有明显改进的,可确定为合格,仍无改进的,确定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称,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解聘、低聘或调整工作,低聘或调整工作的人员按新聘的职务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待聘人员,由用人单位规定一定的待聘期限,在此期限内,停发岗位津贴。严格实行按岗位择优聘任,优上劣下。
五、有关具体政策:
(一)实行“评聘分开”的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按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高职低聘人员。保留档案工资,按聘任岗位正常晋升工资。低聘人员享受所聘岗位的有关待遇。其正常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台阶年限按实际聘任低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年限计算,有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而未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参加有关技术、学术活动。
(三)获得资格未被聘任的人员,不能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在聘人员其聘期有间断的,其前、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间可以合并计算。
(四)获得职称(资格)而未被聘任人员离退休时,按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所规定的待遇办理。离退休年龄按实际被聘专业技术职务应退年龄掌握。
(五)实行“评聘分开”的事业单位因解聘、低聘降低工资或自然减员等原因空出来的岗位,可以随时或定期从已获得相应职称(资格)的人员中择优聘任。
(六)职称评审中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按省职改办[]13号、[]9号文件执行。
六、有关具体要求:
(一)为防止评乱评滥,确保质量,“评聘分开”采取逐步推行的办法,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二)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各事业单位要使用省人事厅下发的《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手册》,加强对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严防超岗聘任。如所属事业单位确因事业发展,人员变化及其它原因,需要增补岗位数额的,可由县职改部门提出申请,报市职改办审批后重新核定岗位结构比例。
(三)聘任证书的管理。聘任证书采取全省统一样式。各单位在领取证书时,要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被聘人员名单,各部门要严格按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岗位人数发放聘任证书。解聘人员的聘任证书必须上缴发证部门。
(四)各单位要加强领导,提高对“评聘分开工作的认识,切实搞好设岗、考核、聘任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
(五)县职改办要严格执行省、市核定的结构比例,加强岗位管理,淡化身份管理,加强聘后管理,兑现职务工资前的审核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