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学生作文锦集9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学生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学生作文 篇1本人姓王,单字宁,与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同姓同名。可惜,他是个男的,我不与他同类。
1996年的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匆匆地来到了这个世界,父亲可能爱看《新闻联播》所以就毫不犹豫地给我起了这个名字。也不错,沾了哥们王宁的光,走到哪里,我自我介绍之后,大家总会说“和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一个名。”自然也就容易记住我了。
幼年的我很顽皮,也很努力。二三岁时,就能背诵我们王姓诗人王勃和王维的诗歌了。八岁时,又把王羲之的字帖请到了身边,老祖宗那苦练书法的故事和“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字体,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秉承王家家风,算是没有辱没祖宗,如今,我的书法也小有名气,当然是在我们班级中。
七岁那年的夏天,望女成凤的父母把他们的女儿交到了老师的手中,从小聪明伶俐的我更是如鱼得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直到小学结束,我一直是班级中学习最靠前的那一个名次。
如今,我踏入了初中,不行了,各路高手云集,要想再坐第一把交椅,可真还不容易。你看,书桌前,台灯下,小姑娘手里握着笔,胸前摆着书,手托着下巴,紧皱着眉头,正在安静地思考着问题。墙上的钟摆在“滴滴答答”地宣布着时间的死亡,我却愿意与时间赛跑。晚上熬夜是经常的事情。我喜欢这个,因为在寂静的夜晚,当周围的灯光都渐次熄灭时,仍在翻书和写字的我并不孤单:窗外漆黑的夜空上有星星眨着眼睛和我做伴,窗户开着,风儿不时跑进来,轻抚我的面颊。我喜欢这样的浪漫。
我很乐观。瞧,学校里,小树林中,正在狂跑着和同伴做游戏,时而大声地笑,时而疯狂地跑着的那个高挑漂亮的女孩,那不是我还是谁?呵呵,与同学们在一起时,我总是很开心,仿佛所有地烦恼都与我无缘,与同学们交往的每一件事中我都能找到乐子,让我信心满满。但,不好意思,我也有一个小毛病,那就是“乐过”之后有时也会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像个“淑女”一样笑不漏齿,我正在想办法把这缺点克服掉。
我很好强,总是希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做得很圆满。班主任看上了我这点,让我做了“班主”。但烦恼接踵而至,这个打架了,那个需要帮助了……哎,做个“班主”尚且如此,想一想,做个“班主任”、做个校长、做个县长……我的天,那还不把我累死呀?
但说归说,咱怎么也不能向困难低头呀!不,应该这样说:“我害怕困难,但我喜欢和困难作斗争,当克服困难,我班在各项考核中争得第一时,我总感觉我自己就是一个强者,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这就是14岁的我为自己写的一篇小传。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为自己写一篇更优秀的自传。到那时,人们还会说“和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一个名”吗?
我看不一定!
初中学生作文 篇2终于结束了可怕的升学考试,虽然成绩不理想,但那亲爱的政教处主任还是宽容地“收留”了我。
——致我的初中生涯
因为上海的小学是五年制的,而初中呢就多了一个“预初”,也叫“小初一”。我考的是七年级,而班里的同学也都彼此相处了一年,人人都已经了解了各位的秉性。我不知道要融入这样的班级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分班的时候,看了看那个字条——初一(2)班。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和(2)班结缘……对此我无话可说。刚到的时候,同桌不停地盯着我,把我看得心里毛毛的。终于,说了一句话:“你叫什么名字啊?”后来,经过她的介绍,附近的同学也都慢慢了解了我。但是因为本人的名字比较难记,所以有时候去食堂会被问一句:“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后来认识了一个同学,可能有点不合群,就一直被忽视,直到有一天才发现我们两个的家很近很近,而且都使骑车回家。从此回家的路上就多了一个伴侣。慢慢的发现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值得去发现的,多一个朋友总比少一个敌人好吧——我会慢慢去认识初一(2)班的同学,慢慢品尝友谊的味道。
开学1周后,广播体操还不会做。为此专门请了两位同学到家里坐坐,特地来教我广播体操。其实我们班里的同学还是很热心的,初一(2)班……我不知道要融入这样的班级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上学真的很累,每天十点睡觉,六点起床,一本本练习部分,一套套参考资料……但是也许是有了同学们的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也变得有趣起来。我的初中生涯,就伴随着作业和打闹开始了……
开学已经20天了,我的初中生涯还在继续。初一(2)班,我的初中生涯,就从你开始!
初中学生作文 篇3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从《终极米迷》之类的漫画书中体验阅读的精彩。后来,在妈妈的引领下,我开始进入奇妙的文字空间,学会了一边翱翔一边领略文字书籍中无限的精彩。
《安徒生童话》是启蒙。那一篇篇短小的故事,陪伴我进入梦乡,让我尽情驰骋于想象的世界,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忍饥受冻,与白雪公主一起跳舞。
《猫武士》五部曲是我阅读的第一部长篇。我把自己变成了猫,与“火星”一起并肩战斗,经历了苦难成长、黑暗时光、终日为族群利益不懈奋斗并最终赢得辉煌与荣耀。我读得如饥似渴,恨不得晚上不睡觉。紧接着七部厚厚的《哈利波特》,我一遍一遍反复阅读,被书中环环相扣、精彩纷呈的魔幻情节深深吸引而不能自拔。
在杨红樱校园系列、沈石溪动物系列的陪伴下,逐渐长大的我将目光投向中外名著,仿佛闯进了一片更加辽阔的天地,不仅体会到故事情节的精彩,更感悟到写作技法的精彩、思想智慧的精彩、人性与文化底蕴的精彩。
《红楼梦》无疑是宏篇巨著,一个家族由极盛走向衰亡:富丽堂皇变成人去楼空、纸醉金迷变成寒风萧索、热闹喜庆变成凄惨分离……我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看到后面凄凉难受时,就翻到前面看月满中秋欢聚一堂的情景,寻求情绪的安抚。
《儒林外史》同样给我深刻的印象。吴敬梓寥寥几笔,就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技艺之精湛,实在佩服。在《鼠疫》中,加缪创作的那个与瘟疫誓死抗争的医生,仿佛上帝的化身,不眠不休舍身救人的高贵品质,深深震撼了我。
我的阅读刚刚接触到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很多的精彩等着我去欣赏和领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怎么样,你也心动了吗?
初中学生作文 篇4一、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式上,中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要采用一些学生们喜爱、感兴趣的方式去教学。可以利用一些诙谐、搞笑的图片或者故事做一个铺垫,逐渐带领学生进入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才会得到一个较好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当中,根据当节 ……此处隐藏3725个字……>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发牢骚:学校的天,学校的地,老师的教诲,到底有什么可写的呢?童年、少年、青年如此而已,又有多少值得回忆的呢?于是常听到一些老师埋怨:现在的中学生身在“宝山”为何却“不识宝”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对“宝”缺乏必要的辨识鉴赏的能力,缺少一颗辨识的心;二是没有挖掘“宝”的能力,无法使“璞玉”变“宝石”。
2.生活不能简单等同“素材”。
生活并非就直接等同于写作的题材,文学也不是简单的生活翻版,只有当作为写作的人的主观感知、审美感受融入生活,并产生了某种共振之后,生活对写作的基础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写好文章首先要解决的是由“物”到“意”的认识矛盾,其次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中学生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龄,而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却熟视无睹,这正是写作实践中由“物”到“意”认识矛盾的困惑。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惑?在作文教学中,我个人做了一些探索。
1.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是一种能力的熏陶与培养,它抽象而近玄妙,但并非不可捉摸。选入中学教材的典范之作,无一不是融入作家审美感受的结晶。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注意这方面的适当点拨,审美感受乃写作之源的观念便会自然流向学生的心田,融入他们的血液。
2.生活中引导学生实践审美感受。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得到生活的真谛。我们要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热情歌颂,对假、恶、丑则无情鞭挞。
还要热情地关切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从审美的角度作出分析思考,使审美表象变为审美意象,及时地记录下来。
三、如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第一,透过现象,由表及里。
要真正感受生活,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认识水平。中国有句古语:“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是什么也得不到的。早在多年前,一个普通的数字“8”,在社会上突然走红,公司开业选逢“8”的日子,含有“8”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竞相争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真体味思考,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思想行为。事实也证明:真要想“发”,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仅有美好的愿望是“发”不起来的。
第二,分析事物,去伪存真。
生活纷繁复杂,学生阅历有限,因此我们应告诫学生:“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只有通过辨析,才能识其真伪,明其利害。我们要关注时代变革的热点话题,共同讨论评议,把握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辩论题《竞争一定会影响人际关系吗》,就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竞争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感受,从而培养其辨析事理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启动联想,由此及彼。
客观世界是一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复杂交织的图画,要认识这幅画,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对画面的组成由此及彼地思考感受、审美联想,使其具有“一叶知秋”的能力。镜子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东西,围绕它发散思考,广泛联想,大家就会想到“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作品是生活的镜子”、“镜子可以还原人的美貌,也可暴露你的污点”等等,还可联想到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古训。
第四,定点观察,多维感受。
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反复体味,往往会有不同的体验。如写“太阳”,我们可写“旭日东升”、“雨后日出”、“夕阳西下”等系列习作。以《时钟》、《窗》、《砖》、《火》、《水》、《雪花》等为题,可拓展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出心声,写出个性,不人云亦云。
第五,强化感受,展示自我。
平淡的生活孕育着丰富的生活美。譬如我们可以把“自我”作为线索,感受体验。人生漫漫路,童年的乐趣,少年的忧愁,早已由时间老人撒在了我们记忆的地垄里,等待着我们用思想和感受为它们“施肥、浇水”。回味那逝去的时光,感受那份缤纷和灿烂,那份眷恋必将牵着那鲜丽活泼的形象、载着那温馨馥郁的泥土之香向我们姗姗走来,学会了审美感受的学生会欣然拥抱它们。写一些回忆系列的短文,把童年留在记忆中的原始胶片,用感受之液把它冲洗出来,会带给学生一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与自信。
成功的习作,往往凝聚学生审美感受的汗水与心智,时时闪现着生活的丰富和多彩。我们的“丑小鸭”们,会在生活的感悟和磨练中,变成美丽的“天鹅”,展翅翱翔于人生的天地、生活的田园、习作的乐园。《文心》有言:“世间的事物原都是现成的、平凡的、旧有的,所谓新鲜的意味,完全要作者去发现。”当学生学会了感受生活,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也就具备了“开山取宝”的能力。这时候,他们会发现生活确实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山”。
初中学生作文 篇9我拉开了车门。在上车之前,我回望身后,那是告别之地。
我的一个同学,同时也是我极其要好的朋友,在春天的一个周末的午后,在群里发上了简简单单的一条消息:他要回老家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几乎要从座位上跌下去,实是这条讯息太过于惊人。
好友的人缘极好,在整个区都有着很广泛的人脉。他是个自来熟,哪怕是陌生人也能在很短时间内达成好友的关系;他对人情关系也很看重,不会轻易让友谊的小船翻覆,取而代之的,他还会定期地做保养。也因此,他的离开让我们难以接受。
为了让好友不留遗憾,我们决定为他的告别做些准备。而这个契机很快就来到了,是我们年级青春节的活动,每个班级出一个节目。这实是一个天大的良机,如果在活动上表现很出色,也能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为了这次告别,我们私底下做足了功夫,在服装、内容乃至保密性上都做了详细的布置。排练紧锣密鼓,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只为在青春节上发挥出色,只为给好友带来一场完美的送别。
我们每个人都穿着定制的班服,更是别出心裁地在服装上配上了一朵花的饰品,只为好友的信物是花;舞蹈特地细细斟酌,选择的是好友偶像的舞蹈。在青春节的舞台上,我们卖力演出,不负众望地夺得了最强烈的反响。
本以为下了校车的那一刻便已经是最后的告别。
青春节后便是五一假期。五一假期的最后一晚便是好友离开的日子。而在当天早晨,他因完成了全部启程的准备工作而在群里呼唤请求再见。我首当其冲,陪同好友一起吃好早饭,来到图书馆,因个人的事务只得接力给另一个同学陪同。临别前,我打开相机,完成了告别的最后一张相片。
车载电台正好播到了老歌的专题,振动鼓膜的旋律是《骊歌》。我拿出手机,看着手机上少年烂漫的笑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好走,愿你在那边学习顺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在那边别受委屈,被人欺负了别闷在心里。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定记住照顾好自己,我们会心疼的。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梦别寒”
愿你一切平安,愿我们能早日再见。
今宵梦别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