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记叙文

时间:2025-07-07 16:53:32
窗外记叙文集锦15篇

窗外记叙文集锦15篇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外记叙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窗外记叙文1

世界的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美妙的声音吧!

——题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了,处处花红柳绿,“叽叽叽叽……”是谁一大早就开始“朗读课文”了,比我还勤快啊!我揉揉惺忪的睡眼,走到窗前,原来是几只身穿灰色“校服”的小麻雀,看我过来,一只扇扇翅膀飞走了,剩下几只胆大的还在继续背诵。“黄河远上白云间……”隔壁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喳喳喳……”灰色的喜鹊也不甘落后,加入这热闹的“诵读队伍”。

到了晚上,站在窗前,“悉悉索索”的声音从草丛中传来,它们好像在和你对话,我认为自己是个很好的倾听者。“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连小虫都知道春天来了。“淅淅席”下雨了,窗外的花草又可以喝得饱饱的了,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到这么小的雨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说“春雨贵如油”,看来真是这样。

夏天的晚上,我会不知不觉走到窗前,因为窗前的一缕凉风,因为要欣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小青蛙合唱团的声音最亮,传的最远,好像是从远处的池塘传来,“啾啾啾”只有仔细的听才能听见,这一定是一位腼腆的歌手,“咀咀咀”蛐蛐小姐带来了它的经典歌曲,“吱吱吱”知了乐队也赶来了,好像要和小青蛙合唱团一决高下。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在小声的独唱,当听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窗前就像一个VIP观众席。

秋天到了,你可以看见田里的麦浪,起起伏伏,闻到香甜的瓜果飘香,走到窗前,“啪啪啪”这是农民们在敲打麦穗的声音,“哈哈哈”田野里孩子们欢笑的声音,农民们丰收喜悦的笑声,“刷刷刷”一阵风吹过,树叶依依不舍的告别大树,投进大地母亲的怀抱,“呼呼呼”凉爽的秋风穿越高山,穿越树林,从夏天走来,让我感觉顿时凉快了许多,“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到了冬天,窗前似乎再也听不到什么声音了,可是我依然走到窗前,用心去聆听。听,温暖的洞穴里,青蛙在打呼噜,听,深深的水里,小鱼在说悄悄话,听,呼呼的北风里,松树在唱着歌,听,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雪在哈哈大笑……

窗外记叙文2

窗外,细雨绵绵,带来无限惆怅,我在屋内品着茶的沁香,雨打在窗沿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此雨,此茶。

我的姨婆婆于去年冬天在车祸中丧生,我望着窗外,忆起她的音容笑貌。

她在我小学时暂居南京,照顾我的表妹。记得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我从校园里走出,在日光的曝晒下等着父母来接,在期盼中我早已汗如雨下。忽然,一声吴侬软语传来“吴—呀—桌—”我循声望去,在人群中一眼寻到姨婆婆矮小的身影。我连忙奔去,叫一声“婆婆好!”就与她一起走回家了。我对她说“婆婆,有没有点心啊?”她说:“我这就去炸糖糕给你吃。”不一会儿,她端着一大盘甜糕给我,微笑着说“饿了吧,快吃”。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好味道。

我抬头看看窗外,雨依旧下着,我品了一口茶,又忆起一件往事。

一个寒冬腊月的春节,我们一家团坐在餐桌边望着丰盛的晚餐,欣赏着我们的杰作。这次我们每人都大显身手,老爸烤了一块匹萨,外公端出了酒糟肉,我也炖了锅罗宋汤。而姨婆却只炒了几盘散着清香的素菜——毫不显眼却不可或缺。婆婆平日的言行,不引人注目,不夸夸其谈,却默默地做着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她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素菜”吗?

想到这儿,我又望向窗外,雨愈下愈大,心绪也拉近了。

十二月,呼呼地寒风吹得经幡乱舞,大人们如同失去控制般哭天喊地,我也披麻戴孝,捧一柱香,为婆婆送行……不知从哪里想来,“有多少诚实的眼泪,数数吧,那是人生价值珍珠。”

此时,此雨,此茶。我望向窗外,流下泪来……

窗外记叙文3

风夹着雨急促敲在窗上,树叶在风中招摇着,对面高楼的盏盏灯火渐渐熄灭,远处天空被城市霓虹映照得通红,骤雨打在那些叶上、那些车上、打在奔跑的行人身上。通过窗子看风景,窗外的景色浓缩在了一个框内,就象一幅水墨画,没有自己在其中的风景似乎更能看得清楚,人在画中行,画有了更多的内容。

闲来细听落花无声,人心若只此一境该有多好!整日奔忙于名利之间的人是无暇细看、无暇品味的,只好趁国庆长假好好感受“摆手不染风,起步不沾尘”的心境。这些天,过得倒也清静,览天湖风景如临世外桃源;漫步中山雅居,深幽小径间望岁月飘零;夜宿海岛观江枫渔火,习习晚风里乱了心性。

别人把这个假期安排得很辛苦,我却带着老婆孩子忘情山水之间。这些日子畅儿是快乐的,他见我用一根风筝线把鱼儿钓起来兴奋得手舞足蹈,但又趁我不注意把钓的鱼全部倒进池塘里,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爸爸能钓到鱼他已很开心,但鱼不可以离开它爸爸妈妈的。小小年纪已经懂得快乐隐藏于过程而不在结果的道理,小屁孩子给他老子上了一课。

生命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只是希望这个过程永远不要太喧哗,无论忙碌还是闲暇都能感受到宁静。国庆期间,高中同学在家乡聚会,我没有回去,好想与他们击筑而歌,邀月共饮!好想一起横笛吹箫,青梅煮酒!但不会有人明白,当他们渐渐将我遗忘的时候,我却把怀念他们当成了一种习惯,怀念恰同学少年,怀念粪土万户侯的单纯。也许回眸的笑容里没有我今生的缘,也许所有的聚散都只为那一次依依惜别,所以,只好守在南方小城为他们祝福!

当怀念成为一种习惯,我能感觉自己常常在潜意识里挣扎,如今,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肯定名利皆不是我贪恋的东西,那些曾经的过往不再吸引我、打动我。也许太在乎生命历程中每一个时刻,不愿和别人走同样的路,我希望生命中走过的路不再重复。

窗外雨潺潺,外面的景色是会改变的,为自己添上一曲音乐,在咖啡香气发散之间,风雨装饰了自己的窗子,自己也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外记叙文4

清晨,窗外传来一阵鸟叫声,和不知道哪里发出的“叮叮当当”声音配在一起,形成了一阵如合唱般的声音。窗外的电线上,时不时能看见一群鸟飞上去,两只小脚不停地在电线上徘徊,像极了我妈平时走路特别急的样子。

窗外的工地,有许多吊车在搬运建筑用的大石头——在塔吊建成前,搬重物的活儿就交给他们喽!还有许多打地基的机器,简称“打桩机”,慢慢地把那沉重的桩子举起,再重重地,“嗵”一声把桩子砸下去,把地面砸出深深的大洞。我常常对它感到厌烦:吵得我们睡不好,还打扰我安静的写作业。

窗外的马路上,一直有汽车开来开去。我想,这些人可真辛劳,那么早就要起来去上班。窗外的小河上,有时传来阵阵的“嗵嗵嗵……”声。那是河道清洁工 ……此处隐藏5492个字……笔下的水墨画。又一阵秋风拂过树梢,凉爽惬意。一大群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伍,从天空中飞快掠过。偶尔,耳边还会不时的传来孩子们愉快的笑声和认真讨论的说话声,仔细一瞧,原来是老师领着小朋友们在寻找秋的足迹呢!

孩子们把自己捡到的树叶小心翼翼地装进袋子里,然后抱着自己那满满一袋的收获,自豪地交给老师。啊!

窗外的秋真是风光无限,绚丽多彩!

窗外记叙文13

窗外,隐隐约约传来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我探出半个脑袋,望着楼下那群孩子,对他们心存羡慕。

那是个阳光灿烂,白云悠悠的星期六,我的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就把我一个人“软禁“在家里。我就像一只在笼里的小鸟,不可以下楼打打篮球,不可以买根冰棍啃啃,只能在家里写写作业,看看书。当我无聊看看窗外时,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冲下楼,开始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我趴在窗台上,观看这场免费的球赛。

瞧,a队的1号选手带球灵巧地闪过了b队的球员,只见他一跃,双手伸直,手指往前一推。“唰!”球进了。大家都为他喝彩,叫好。他跟队员们击掌,对手也开始慢慢恢复状态,准备进攻,他们也快速的回防,不让对手避过自己的防守。如果我下去的话,一定会认真防守,不会让对手得到一分。他们玩累了就去买饮料,冰棍。

我真想下去陪他们一起玩,可我没有钥匙,一出去,就被锁门外了,被爸妈发现了,还会被训斥一通。想起老爸的巴掌,我就直打哆嗦。

楼下篮球落地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我真想跟他们玩一会儿呀,但我没有机会下去玩呀!

窗外记叙文14

拉开厚重的窗帘,阳光毫不吝啬的把光辉洒在阴暗的房间里,即刻间便明亮了。万里无云的日子,天依旧是那么湛蓝。

回想,久前的事……

那一次,也许是多年以前。一种沉闷的心情,随着沉闷的阴天,围绕在我身边。为什么,为什么就不能得到一种话,来解释这粉身碎骨的玩具车只是因为我一时的疏忽?我感觉到些许的悲伤,甚至感到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朋友静静的走来,就像那朵最厚重的乌云一步步的逼近。他不说话的蹲下,拾起那支离破碎的残骸,在我眼里,就像拾起我们之间支离破碎的友谊。他缓缓地站起,递给我一个我无法读懂的眼神,转身即去。我想拉住他,伸出手,却僵直在空中,害怕拉住了,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默默地离去,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宁静的却又绝望地思考着……

我后悔着,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小心一点,看好前方的路;我思考着,思考朋友的心胸能不能放下这小小的过错;我纠结着,纠结究竟怎么像我“曾经”的朋友道个歉,挽回这可能挽回的最后机会。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自我斗争,我决定鼓起勇气,向朋友忏悔这可以避免的过失。我说着,道歉着,朋友表情却依旧没有轻松的趋势。说完,我即刻沉默了。

朋友轻叹,却道:“可是我毫不怪你啊。”我有些吃惊,朋友的态度竟然是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宽恕。这真是对我最好的安慰。我笑了,潇洒地微笑着,就像窗外乌云渐渐地散去,露出了天空真实的脸庞:无可比拟的澄澈的湛蓝……

今日天空无云的湛蓝,就像那天的一样。一切的不顺心,就让窗外的蓝天,带着它去吧。

窗外记叙文15

书房的窗子正对着一处建筑工地,在日夜兼程的施工中,那一大片人为形成的荒凉地渐渐的起了一幢幢新高层。面对着日夜在崛起的建筑群落,我在欣喜的同时,却又不免有几分落寞的惆怅。

没有拆迁前,那里是小城最有名气的景致之一。作为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逐渐形成的全城最大的风景区,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她是小城风景里一颗璀璨明亮的珍珠!在那里徜徉,你的心会随着不断延伸的自然美景而深深陶醉着。绿树成荫中掩映着幢幢赋有特色的清砖灰瓦的小洋楼,林间小路悠闲地伸向远方,座座整齐的老房子散落在绿色之中,还有最易勾起你怀旧情绪的那些错落有致的历史印记。是啊,那是小城一处优美的休憩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那里悠闲地散步,那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也最能勾起人们记忆深处悠悠的怀古情思。可惜呀,现在一下子就彻底的没了。它已经随着城市改造隆隆的拆迁声,于一瞬间化为乌有!

小城的改造正摧枯拉朽地进行着,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新生活的美妙图景在迅速延伸。看着一处处崛地而起崭新气派的建筑群落,作为小城人,我的心情是欣喜而又有些自豪的。因为,破旧的形象正在远离人们的视野,一种全新的景致很快将在我们面前呈现。是啊,城市化强力的推进,将给习惯了安逸平静的农业社会生活的人们注入了全新的都市化生活理念。那种喝过早茶后,伸着懒腰迈着悠闲的小方步慢腾腾散步的生活场景正在被都市化缤纷迷乱的多元色彩所彻底代替。这让人在羡慕的同时,多少的又有了一种没落的感觉,而我更多的是深深的感伤!

昨天晚上,朋友大杨来玩,站在我的书房前,突然的就长叹了一声。我望着他,竟发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竟是深深的惋惜。我还没有开口,大杨便连连叹息道,可惜了,可惜了哟。一处那么好的风景就这么彻底的没了!没有想到,他和竟我有同样的怀旧情结,也在为那已经消失的景色深深失落着。

随着拆迁的不断进展,常常的,会有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在困绕着我,折磨着我敏感而痛苦的心。是啊,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新生活理念强力推进的具体实施步骤,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谁不喜欢高楼林立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现代化都市生活呢?说实话,我真的向往!

可话又说回来了,都市化进程难道就是要大刀阔斧全盘否定所有的存在?对此,我始终持着怀疑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许多人对国内普遍进行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多有微词?认为没有个性是目前所有城市改造后的一个通病,旧的形式消失殆尽的同时,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东西。我倒不想去进行那样深奥的理论探讨,可我总觉得,城市改造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在推行新理念的同时,也要有所保留,全盘的否定又会带来什么?旧的已去,可新的城市特色与个性又在哪里呢?难道千篇一律的火柴盒似的建筑群落就能代表社会的进步?我对此不敢苟同!

现代社会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浮躁,浮躁几乎充斥了整个社会各个角落与微小空间。在浮躁的阴影笼罩下,政府官员急功近利、学者不再安静地坐在书斋里思考、小民百姓更是为蝇头小利而情感愈来愈粗糙……人们已经成为一架架没有独立思考的社会机器在冷漠地运行着。都市化改造的推进,把人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浮躁一下子就随着拆迁强力的推进彻底的暴露了出来。一面在深深的惋惜中好的东西消失了,一面又在憧憬的目光中新的东西拔地而起了。城市规划的设计者和实行者还没有弄明白自己的思路时,扬弃的选择就被彻底的放弃所代替了。于是,就出现了事后的深深惋惜与不满的情绪。这多少的要让站在新的建筑群落面前的人们有些格外的别扭与尴尬了!

其实,新的生活方式是不应该排斥那些已经深入人心的旧日里形成的优美景致的,在合理保留的同时,大刀阔斧地展开新的生活图卷,那才是真正有思考的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心理素质。是呀,能够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周密的决定,那才是人们所希望的。面对着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没有自己个性的火柴盒式的新的建筑群落,我想问问,我们的城市的决策者,你们真的用心了吗?

哎!窗外,那已经消失了的风景,你让我真的好心痛……

《窗外记叙文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